11月8日,小欖天集智海項目封頂儀式在小欖舉行。圖為封頂的部分主體建築羣。本報記者 餘兆宇 攝
“政府給力,建設單位給力,項目推進當然快。”11月8日上午,在位於小欖中心城區的天集智海項目啓動區園區內,中山市天集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良桂對着披着綠色防護網的7棟大樓對記者説。當前11時,天集智海項目啓動區封頂儀式在園區5號樓的10樓頂舉行。記者從啓動儀式上獲悉,從項目動工到封頂,用時7個月,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仍跑出了“小欖新速度”。
天集智海項目位於小欖鎮中心城區,是小欖鎮打造的產城融合示範區的重要項目之一,總規劃面積約560畝,一期啓動區面積約40畝,為“三舊”改造項目,主要進行“工改工”,包括智能工廠、研發中心、商業配套、路演中心等內容。整個項目改造後,工業廠房空間有望達到原有面積的5倍以上。今年3月29日,項目正式動工。
“項目47天就取得4個證,7個月就順利封頂。”天集產城董事長兼CEO李可在儀式上説,政企同心成就了項目開發的速度和效率。劉良桂告訴記者,為了追回疫情耽誤的時間,企業想盡辦法趕工期,他們一方面提前做好招投標的準備工作,避免一個工程等另外一個工程;另外一方面,他們緊盯工地管理,協調用工等各項問題。企業全力趕工期的同時,政府也提供了貼心的服務,起到了關鍵作用。
“如果工期推遲到12月後,或到臨近春節的時候,那時工人要回家,我們就會很被動。”劉良桂説,項目動工後,為了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小欖鎮專門成立了項目推進指揮部,每月舉行聯席工作會議,無縫對接解決項目難題,同時,積極為企業搭建項目審批的“綠色通道”。小欖鎮和相關部門為項目建設提供預審服務,施工許可證的辦理節省了一半以上的時間。47天內,企業拿到了土地證、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切努力為項目搶回了施工的黃金期,提前20多天實現大樓的封頂。
小欖鎮黨委副書記鄭延婷表示,天集智海項目跑出了“小欖新速度”,打響了小欖鎮頭號工程攻堅戰的“重要一炮”。